“寻访红色印迹,重温红色记忆”红色史迹点走访活动
习近平总书记说:“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、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。对为国牺牲、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,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,给予他们极大的荣誉和敬仰,不然谁愿意为国家和人民牺牲呢?”
7月4日,为了加深对中新镇红色文化的了解,中新社工服务站党支部联合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流动党员,一起走访中新镇“红色村”——永兴村、官塘村,聆听红色故事,学习红色精神。
第一站:永兴村
永兴革命烈士纪念碑
在永兴村内,屹立着一座烈士纪念碑,灰色的大理石上雕刻着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八个大字,象征着革命烈士不屈不饶的红色精神永流传。
绕过纪念碑,后面八个烈士的牌位依次排列,其中四个人是永兴村人,李光发、李宗甫、彭记全三人是东江第四支队福和中队战士,在旺村返围剿时牺牲,钟钧权是1941年参加福和区委地下工作,1942年在官塘执行任务时牺牲。另外四人分别是朱永合、郑万家、闫全光、马秀民,他们是辽东南下大军,战争牺牲后葬在永兴村,1998年设立于永兴村莲塘林场,2008年同福和辽东部队牺牲烈士合并在原地设立纪念碑。
默哀悼念英雄
献花祭奠先烈
中新社工服务站党员、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流动党员一同为先烈献花、默哀,以托哀伤之情。我们深知,是无数个烈士铸就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。
第二站:官塘村
继枚故居、郭氏祠堂
在官塘村党总支副书记宋书记的带领下,党员们一同前往继枚故居、郭氏祠堂进行参观,据宋书记的介绍,党员们了解到了郭继枚烈士的事迹和继枚故居、郭氏祠堂的史迹。
郭继枚读书时期,适值推翻清朝统治的国内革命风起云涌,并波及南洋。郭继枚在务边埠聆听过孙中山先生的演说,受革命思想熏陶,郭继枚回国读书时,回家乡在这个故居住过,并在家乡对年青人讲他的所见所闻,传播孙中山的救国思想。1910年夏天,他在务边埠加入同盟会,积极活动,支援革命。1911年初,此时正值同盟会密谋在广州“三 二九”起义,同盟会决定派员回粤起义,婚后度蜜月仅三天的郭继枚于正月二十九日毅然告别新婚妻子,与同盟会员余东雄回国参加起义。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,受黄兴命令,他随何克夫等加入决死队,攻打两广总督衙门,他奋勇争先,在双门底(今北京路)只身用炸弹炸毙8名清军,为决死队直捣总督衙门开辟了前进道路。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。撤退中,他与何克夫退至大南门,弹尽力竭,在南大门三兜村(今北京路附近)不幸中枪牺牲,时年仅19岁。后人把他葬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上。
为了纪念郭继枚烈士,政府在烈士故乡的增城区荔城街命名了一条继枚路,在原福和镇也命名一条继枚路,并在其家乡修建了继枚小学、继枚故居,以作纪念。
继枚故居旁便是郭氏祠堂,郭氏祠堂已有300余年历史,陪着官塘村经历风风雨雨。在抗日时期,日军将居住在郭氏祠堂的村民赶了出去,占领郭氏祠堂为据点,此后,郭氏祠堂发生了多次枪击事件,门上的枪眼仍清晰可见。即使在抗日时期遭日军的占领和破坏,却依然屹立不倒,它向世人展示着坚韧的精神。
官塘村委介绍村居红色史迹

参观继枚故居

参观郭氏祠堂
重温入党誓词
“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,拥护党的纲领,遵守党的章程,履行党员义务,执行党的决定,严守党的纪律,保守党的秘密,对党忠诚,积极工作,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,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,永不叛党。”
在中新社工服务站党支部书记廖书记的带领下,在座党员一同重温入党誓词,这不仅是党员的誓言,还是党员的终身追求。
重温入党誓词

翻阅红色书籍
回顾入党故事
青史如鉴、光照千秋,初心如磐、历久弥坚。通过一天的走访,党员们追寻革命先烈的光辉足迹,了解红色故事,感悟英雄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,并以此行动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