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需长期照顾困境儿童,导致家属照顾者们在学习、生活和就业方面遇到诸多困难,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和帮助,甚至遭到厌弃或歧视,不理解与歧视一方面让困境儿童家属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,另一方面,影响了困境儿童家属与亲朋好友及社区人数的来往、互动,家属获得的支持减少。为此,广州社工双百工程石滩镇社工站于2022年10月20日开展“携手你我,放松前行”——照顾者互助小组第一节,本节小组共分为三部分:
一、收集组员的需求
组员的共同纽带是他们都是家属照顾者,都是来自同一个地方,虽然没有深交但普遍相互认识。组员间有共同的需求,组员的年龄多为35-45岁,被照顾者主要是自闭症儿童,大部分需要家人24小时的照顾。组员对于照顾家人普遍的心态是“平和的”。其中一名组员李某43岁,她表示“自从他出事以来,我照顾他差不多10年。怨气肯定也是有,但因为他是我的家人。既然不开心是一天,开心也是一天,做人最紧要的是开心。”
二、.营造安全的环境
“这里很安全,请放心诉说”。社工与组员共同制定契约,营造一个安全且轻松的氛围为组员提供情感支持。组员何阿姨表示担心:“自己家的事情,不好跟别人讲。就算说了,人家也不愿意听。”其他组员纷纷点头回应。社工用“酸”、“甜”、“苦”、“辣”四种口味让组员回顾照顾之路的感受。组员何阿姨表示,“既然苦是一天,甜也是一天,为什么不选择甜呢?”。组员何某表示,“很开心有这样的一个地方,有这样的一群人,我们不用顾忌太多,短短的1小时,让我们倾诉心声,去发泄出来,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人,心情好了很多”。组员谢某参加小组后表示“多谢社工组织大家在小组内可以吐苦水和享受快乐的时光。虽然只有一个小时,但这个小时,是每个人生中最好的乐趣和宽慰”。
三、家属照顾技巧分享
长期照顾家人让组员掌握了技巧,社工邀请组员分享照护经验。组员李某表示,“出事之后的照顾十分关键,为此我们不停转医院就是为了他(被照顾者)在医院掌握一定的基础能力后再回家中康复。”组员吴某表示照顾孩子中的心得,“他从刚开始的不能自理,不能行走,到现在能扶着走动,他现在很自觉每一天做简单的肢体运动。我们不能代替他,而是要鼓励他,相信他,一点点改变”……每一个组员都能从他人身上学到照护的经验和技巧。
最后在良好的氛围中开始进入手工制作环节,促进了组员间积极的互动,拉近了组员间的距离。在小组初期社工扮演着引导者、鼓励者和组织者的角色,引导组员真诚沟通,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与观点,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、和谐的小组氛围。
撰稿:姚佩珊
审稿:李惠平
编辑:刘观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