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新闻动态
机构介绍About US

构建爱心公益联盟 实施“喘息服务”

来源:广东移动频道

文:梁晓华、李惠平

       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逾六成的残障人士为重度残障,因残致贫的现象较为常见。为充分挖掘和动员社会资源,为因残致贫家庭搭建资源支持网络,助力缓解困境家庭照顾压力大、照顾能力不足等问题,近三年,在石滩镇人民政府、广州市大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,石滩镇双百社工站推进“喘息服务”项目,以“七位一体”家庭支持服务模式,联合“七位一体”专业服务力量,联动社工师、心理咨询师、医师、民政工作者、专职社区工作者、家属、志愿者,专业介入为因残致贫家庭提供支援及服务。

石滩镇社工站“喘息服务”项目累计服务了385户困境家庭,联动医院资源共10家,联动志愿者逾500人次,开展上门服务1263次,链接资源折合价值约36万元,累计服务2806人次。

文章配图

“减压汞”用心与你一起——喘息服务系列活动

 

医社同行 家庭病床服务贴心

       62岁的黄伯,八年前因交通意外导致下半身瘫痪,长期卧床,后续不幸患肾病插上尿管,身心备受折磨,家里也捉襟见肘。黄伯每月都要到医院换尿管,每次需要几名家属协助抬上车,既耗费人力财力,还让黄伯承受不住折腾之苦。自从接受了石滩社工站的“喘息服务”,医护人员每月定期上门为黄伯替换尿管、康复治疗、量血压等,让黄伯安心在家治病。同时,社工也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探访,用轮椅推黄伯到屋外晒太阳,并提供义剪服务,疏导黄伯的抑郁情绪。家属对此赞不绝口“感谢社工找来了医生和志愿者,对我们那么好!”。

文章配图

社工联动医护人员上门为卧床长者替换尿管

 

温暖相伴 缓解照顾压力

       12岁的小宇,九年前失足从楼梯坠落,导致肢体及语言一级残疾。多年来的治疗让家里负债累累,目前依靠低保救助维持生活,虽然小宇的妈妈从未想过放弃,但日复一日的照顾让她苦不堪言。社工从心理疏导与资源帮扶方面出发,为小宇一家链接了爱心物资缓解家庭生活压力,并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协助照顾小宇,让小宇妈妈一直绷紧的身心得到放松。小宇也用他独有的方式“拍掌”表达了喜悦心情。小宇妈妈说现在她能定时抽开身来做些自己的事情,小于也能认识其他人,性格变得开朗了。

文章配图

志愿者协助困境儿童康复训练

 

文章配图

志愿者协助困境儿童给图片涂色

 

辅具资源 扫除生活障碍

       近三年来,石滩社工站联合石滩镇残疾人联合会开展了6场听障人士听力评估及助听器适配公益活动,服务327人次。已有109人成功适配助听器,免去了日常生活的诸多不便。社工站还为有需要的残障人士积极链接轮椅、拐杖、助听器、坐便椅等辅助器具约276件,服务493人次。

80岁的何婆婆,四级听力障碍,随着年龄增大,何婆婆的听力越来越差,让她变得不敢跟别人说话。社工陪伴何婆婆参加助听器适配活动,省去了购买经费,让她解决了听障困扰。

无障碍微改 恢复自主居家生活

       石滩社工站链接“传承24”团队等爱心资金资源为困境人士提供无障碍居家微改造服务,目前已完成了28户。残障人士可以借助加装的扶手自行上下楼梯,借助改造的座厕自行如厕等。通过改变居家环境,协助恢复困境人士的自主居家生活,重拾自信心,也有效减轻了家属的照顾压力。

58岁的峰叔,肢体二级残疾,低保。峰叔因小儿麻痹致使双腿无法站立,家里的蹲厕对他而言非常不便。社工为峰叔申请了爱心资金把原来的蹲厕改为坐厕,并加装扶手,峰叔说“现在可以自己上厕所,不需要别人搀扶,自在多了”。

 

“三心”服务包 满足个别化需求

       为丰富困境人士喘息服务,石滩社工站今年还链接了广州市慈善会、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、“传承29”团队等资源进一步推出暖心包、贴心包、爱心包“三心”服务,困境人士家庭可根据个别化服务需求进行申请。暖心包主要提供情绪疏导、居家清洁、生活物资代购等服务,目前已服务12户;贴心包主要提供上门理发、定点接送、家庭病床等服务,目前已服务6户;爱心包提供主要提供无障碍居家微改造、辅助器具资源链接服务,目前已服务60户。


x